建筑、建材类管材
ER 腐蚀速率探头的工作原理与核心优势
2025-07-28 16:17  浏览:0
 ER(Electrical Resistance,电阻法)腐蚀速率探头是一种通过监测金属试样电阻变化来实时测量腐蚀速率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的腐蚀监测中。

其工作原理基于金属腐蚀的基本特性:当探头中的金属试样(材质通常与被监测设备一致)发生腐蚀时,试样的横截面积会因金属损耗而减小。根据电阻定律(R=ρL/S,其中 R 为电阻,ρ 为电阻率,L 为长度,S 为横截面积),在 ρ 和 L 不变的情况下,S 减小会导致电阻 R 增大。通过高精度电阻测量电路持续监测试样电阻的变化量(ΔR),结合试样的初始参数(如初始电阻、表面积等),可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金属腐蚀量,进而得到腐蚀速率(通常以 mm / 年或 mils / 年为单位)。

相比其他腐蚀监测方法(如失重法、电化学法),ER 探头具有显著优势:

实时性:可连续监测腐蚀速率变化,及时捕捉腐蚀速率的突变(如工艺波动引发的腐蚀加剧)。

适用性广:不受介质导电性影响,可用于气体、液体、泥浆等多种环境,尤其适用于非导电介质(如润滑油、有机溶剂)。

精度高:能检测微小的腐蚀量(最小可测腐蚀深度达纳米级),满足精密设备的监测需求。

安装便捷:可通过法兰、螺纹等方式直接安装在设备管道或容器上,无需中断生产。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0评